年轻人是全球互联的驱动力,2023年,全世界15-24岁的年轻人中有79%上网,而在其他年龄段的人口中这一占比仅为65%。儿童上网的时间之长前所未有,而且儿童上网的年龄越来越小。在全球范围内,每半秒钟就有一名儿童第一次上网!

  网络为儿童和年轻人交流、学习、社交和娱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帮助他们接触到新思想和更多样化的信息来源。

年轻人面临的网络风险

  但是,这些机会也带来了重大的风险。年轻人每次登录社交媒体或即时通信平台,都会受到网络欺凌和其他形式同辈暴力的影响。在30个国家,超过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报告曾遭受网络欺凌,其中五分之一因此逃学。

  上网时,儿童和年轻人可能会接触到仇恨言论和暴力内容,包括煽动自残甚至自杀的信息。年轻的互联网用户也容易成为极端主义和恐怖团伙的招募对象。

  数字化平台还被用作传播虚假信息和阴谋论的载体,进而对儿童和青少年产生有害的影响。

   最令人担忧的是网络性剥削和性虐待的威胁。网络能够让性侵害儿童罪犯轻而易举地接触潜在的受害者、分享图像并鼓励他人犯罪。在25个国家,约有80%的儿童表示他们面临着网络性虐待或剥削的危险。

  科技公司出于营销目的收集数据时,儿童也会面临着隐私受到侵犯的风险。通过应用程序针对儿童进行营销,以及儿童过久使用屏幕,可能会损害儿童的健康成长。

联合国保护年轻人安全上网的措施

  因为互联网无国界,如何确保年轻人的网络安全已成为了一项全球挑战。联合国正积极实施各种计划和举措,保护儿童和青年安全上网。

网络安全

  保护上网儿童倡议是由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联)发起的一个多利益攸关方网络,旨在提高儿童的上网安全意识,并开发实用工具,协助政府、行业和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国际电联保护上网儿童指南为所有利益攸关方提供了全面建议,内容涉及如何增强儿童和青少年权能,为他们营造安全上网环境。

网络欺凌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与社交媒体平台合作,解答有关网络欺凌最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供建议。儿基会的善意倡议(kindly initiative)旨在结束网络欺凌:一次发送一条信息。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四定为“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包括网络欺凌国际日”,承认各种形式的校园相关暴力行为侵犯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健康权和福祉。世界各地的利益攸关方可以借此机会,加紧确保学生在学校和网上的安全。

性剥削和性虐待

  儿基会致力于在国家和全球层面预防和应对儿童遭受的网络性剥削。通过使用WePROTECT全球联盟模型,儿基会支持20多个国家采取全国协调统一的措施,应对网上性剥削儿童的行为,提高实地工作人员为受害者提供服务的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发布的关于防止针对儿童的网络暴力2022年报告重点关注儿童性虐待,包括诱骗、性形象滥用以及网络攻击和骚扰等。报告强调,实施针对儿童和家长的教育方案,对防止网络暴力至关重要。

人口贩运

  人口贩运是一种全球性犯罪,指为了牟利买卖人口并对其进行剥削。人口贩运者已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平台寻找下手目标,吸引客户。在寻求接纳、关注或友谊时,儿童和青少年容易受到欺骗,并且经常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被人口贩运者“拉拢”。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支持会员国预防和打击人口贩运,包括开展针对儿童和年轻人的在线安全意识宣传活动。

可信任的互联网

  面对不断增加的虚假信息,教科文组织正带领全球制定监管解决方案,以提高数字化平台上信息的可靠性。2023年2月,教科文组织举办了“可信任的互联网”会议,旨在探讨一套全球指导方针,为用户创造安全、可靠的互联网环境,并保护言论和信息获取自由。指导方针敦促数字化平台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保护儿童的特殊责任,由于儿童处于独特的发展阶段,政治发言权有限,所以情况特殊。

  教科文组织也是促进媒体与信息素养的主要联合国机构,有了媒体与信息素养,人们就能够批判性地思考信息和使用数字化工具。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加强青年的媒体和信息素养技能,推动青年成为创造和传播媒体与信息素养知识和资源的领导者与同伴教育者。教科文组织自2016年起举办青年议程论坛,帮助年轻人了解媒体与信息素养的最新发展状况。该论坛在一年一度的全球媒体与信息素养周期间举行,素养周活动旨在让各利益攸关方有机会回顾和庆祝在“全民媒体与信息素养”方面取得的进展。

数字时代的儿童权利

  儿童权利载于《儿童权利公约》。负责监督公约实施的儿童权利委员会规定了在数字世界正确对待儿童和年轻人并保护其委员会咨询了27个国家的政府、民间社会和700多名儿童和年轻人,了解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其行使权利,以及他们希望看到采取什么行动保护他们。调查结果在“一般性意见”中列出。

  委员会建议各国采取包括立法在内的有力措施,保护儿童免受有害和误导性内容的侵害。还应保护儿童免受数字环境中各种形式的暴力的侵害,包括贩运儿童、性别暴力、网络入侵、网络攻击和信息战。

  在起草关于年轻人使用数字技术的管理政策以及设计相关技术时,需要考虑儿童的观点和经历。儿基会支持开展“全球儿童在线”和“破坏性伤害”项目,以收集有关儿童数字权利、机会和风险的证据,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字技术的使用如何作用于他们的生活,以及数字技术在何种情况下会增加他们受到伤害的风险。

加强网络安全日

  联合国机构和包括私营部门创新者在内的合作伙伴正在开辟一条数字化道路,希望加强网络安全,尤其是儿童和年轻人的网络安全。在国际电联、儿基会以及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支持下,每年2月举办“加强网络安全日”活动。“加强网络安全日”的主题涉及网络欺凌、社交网络、网络身份等话题,旨在提高人们对新出现的网络问题和当前问题的认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