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啸做好准备:投资海啸备灾
海啸对全球沿海社区构成严重的威胁,危及生命和基础设施。由于海啸的发生频率低,公众往往会低估其风险,因此提高公众意识和进行有效的宣传至关重要。今年世界海啸意识日(11月5日)的目标是通过“为海啸做好准备”计划增强海啸抗御能力,鼓励沿海社区采取标准化的应对措施,包括发放公共宣传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和组织海啸演习。
健康地球上的和平、尊严与平等
海啸对全球沿海社区构成严重的威胁,危及生命和基础设施。由于海啸的发生频率低,公众往往会低估其风险,因此提高公众意识和进行有效的宣传至关重要。今年世界海啸意识日(11月5日)的目标是通过“为海啸做好准备”计划增强海啸抗御能力,鼓励沿海社区采取标准化的应对措施,包括发放公共宣传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和组织海啸演习。
2025年11月4日 — 在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社会鸿沟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全球领导人周二在第二届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多哈政治宣言》,表达了推动全球正义与包容的新决心。
2025年11月3日 — 随着全球性挑战日趋严峻,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及国际合作伙伴周一共聚多哈,在第二届世界社会发展峰会框架下,聚焦推进社会发展的切实方案,共同应对当前最紧迫的多重危机:包括日益扩大的饥饿与贫困问题,以及持续恶化的不平等现象和气候引发的动荡局势。
随着气候影响日益加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5年适应差距报告》向全球发出警报: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每年面临的气候适应资金缺口将高达3 100亿美元,是当前国际资金流的12倍。这一资金缺口使本已面临海平面上升、致命风暴等气候灾害的脆弱人群陷入更大危险。尽管许多国家在适应规划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政策过时和资金不足仍构成主要障碍。报告呼吁全球推动加大公共与私人资金投入,强调适应行动对于气候正义和经济韧性都至关重要。
莫在泰国一家珠宝厂打过工,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三年远在异国他乡的每一天,心里都满怀着对家的深切思念。在老挝,近五分之一的家庭依靠像她这样的移民工人寄钱回来维持生计。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她不得不背井离乡,扛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如今,她回家乡种蘑菇,有了稳定收入,也能陪在家人的身边。她把蘑菇就近卖给本地市场,最珍惜的就是能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还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饭。
兰萨罗特岛的火山地貌看似不毛,当地农民却采用传统方式成功种植了葡萄、红薯和草莓等作物。1730-1736年的火山爆发掩埋了农田之后,当地人改用火山灰覆盖和沙土覆盖技术保水增肥。在拉赫里亚地区,葡萄藤在石块砌成的围墙的保护下,扎根火山凹坑顽强生长。这些做法覆盖超过1.2万公顷的土地,2025年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可持续农业与生物多样性典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联合国宣布成立,并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确立为主要目的之一。联合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开展的活动主要涉及:预防冲突、促成冲突各方达成和平、维持和平及创造让和平延续发展的环境。
自1945年起,联合国的主要优先事项之一是“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提升人们的福祉仍是联合国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全球对发展的理解在不断改变,如今各个国家达成共识,认为能促进繁荣、增加经济机会、提升社会福祉和改善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提供最佳的路径。
根据《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安理会有15个理事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每个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宪章》规定,所有理事国都有义务履行安理会的决定。
作为世界上唯一真正具有普遍性的全球性组织,联合国已成为解决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解决的超越国界的问题的最重要的论坛。
观看或收听联合国以及遍布全球的机构、基金和方案制作的音视频节目。
八十年前,联合国从战争的灰烬中诞生。今天,它依然是全球对话的中心、希望的象征。当世界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仍然需要那份信念:团结一致,人类才有未来。
为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一场题为"共栖生命·共享未来"的全球影像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幕。
今天,科技让人类"足不出户"看遍世界,我们为啥还要挤去世博会?来听听国际展览局秘书长科肯切斯和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纳赛尔怎么说。
“一夜之间,订单消失!” 2025年春,全球贸易格局剧烈震荡。随着美国新一轮高关税政策的出台,亚太地区首当其冲:出口受阻、产业链受压、外资趋缓,一系列连锁反应正在重塑该地区的贸易与投资生态。在全球经济复苏仍存不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艰难的背景下,亚太能否逆风突围?外国直接投资的“活水”能否续流?破局之道,又在何方?
来自联合国系统遍布全球的机构、基金和方案带来的精彩照片。
哈格尔•扎卡拉亚(Hager Zakaaraya)不只是一名助产士。多年来,她既是倡导者,也是导师和朋友,家门始终向社区里的妇女敞开。自1997年以来,她就在苏丹东部加达里夫州的诊所和医院担任助产士。现在,她把自家改造成诊所,在东北部的海萨瓦金市接诊。因为她过硬的技术和亲人般的陪伴,前来求诊的妇女络绎不绝。联合国性和生殖健康机构人口基金为她提供药品和胎心监测仪等关键物资,共同守护母婴生命。哈格尔的家里一直很热闹,不仅有她自己的孩子,还有随时求助的妇女和儿童,包括因冲突而流离失所的儿童。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妇女们在一起做饭、聊天,在最艰难的日子里结成彼此支撑的“姐妹圈”。
在尼日利亚博尔诺州马沙马里的急救营养中心,24岁的法蒂玛•穆罕默德(Fatima Mohammed)静静地坐在女儿奥瓦和雅加纳的病床边。她的两个女儿一个两岁,另一个只有一岁,都因严重急性营养不良而极度虚弱,正在这座由尼日利亚人道主义基金资助、国际救援委员会运营的营养中心缓慢恢复。像法蒂玛这样的故事在博尔诺州、阿达马瓦州和约贝州司空见惯,在这些地区,数以百万计的境内流离失所者正面临日益恶化的粮食和营养危机。2025年5月,尼日利亚政府和联合国联合发起目标为1.593亿美元的募捐行动,用于应对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但目前到位资金尚不足一半。由于人道主义资金锐减,粮食署和儿基会这两家主要的人道主义救援机构的粮食和营养物资供应链将在2025年12月底前中断。法蒂玛的遭遇令我们警醒:资金短缺的背后是活生生的人道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