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海洋对人类来说都是功不可没的。实际上,海洋提供了宝贵的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亿万沿海居民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持。

此时,我们应该回馈海洋,不再将海洋当作排污池。如今,我们的海洋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包括多种污染、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的捕捞等,这些都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正是因为如此,在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时,国际社会特别订立了可持续发展目标14,赋予我们“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而我们要十分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要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14,需要多个国家和部门的多个利益攸关方携手合作。

蓝色发展的前景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推动了蓝色增长倡议,该倡议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14的具体目标,致力于协调与海洋相关的经济增长与改善生计和社会平等之间的关系。

因为有30亿人依赖着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各国一致认为有必要加强对海洋的保护,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的时代,转型干预措施的必要性越来越迫切。海洋几乎占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储存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的三分之一。海洋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我们在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时,海洋应成为我们的工作焦点。

研究者已经发现,浮游生物、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可能会误将塑料当作食物。他们还发现,海洋表面以下10公里的生物体内存在大量受禁止的污染物。工业革命以来,酸化水域增加了25%,而水体酸化明确表示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影响到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模式。

保护并且负责任地利用海洋是我们共同的任务,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远超工业生产的范畴,尤其要吸引社区和消费者参与其中。我们不要忘记,可持续发展目标14乃至整个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都是对人们需求的回应。公众对于采取行动和追究责任的诉求是很强烈的。自2003年以来,通过全球可持续发展倡议认证的海产食品数量增加了40倍,超过海产食品总产量的七分之一,实际上也正在迅速追赶(我也希望并且相信能够很快赶超)通过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途径捕获的海产食品数量,后者占海产食品总产量的六分之一。

借助《港口国措施协议》建立势头

渔业是个全球性行业,发展中国家的渔业产品净出口收入高于任何农产品的净出口收入,为此,粮农组织正在牵头开展落实公平规则的倡议活动。如果法律得不到遵守,人类生计与鱼类种群的可持续性都难以为继。

这个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预防、阻止和消除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港口国措施协议》。该条约由粮农组织起草并协调通过,旨在打击所有不法渔船和阻止非法渔获进入市场。据估计,非法渔获每年多达2600万吨,价值230亿美元。《港口国措施协议》于2016年生效,力度超过了先前的船旗国和港口国规则,要求所有船只无论在何地停靠,即便停靠目的是加油,都要接受检查。这代表着新的希望。

该协议之所以尤其重要,是因为可持续发展目标14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在2020年之前(距今仅剩三年)有效杜绝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目的是在最短的可行时间内将鱼类种群恢复至最大可持续产量。想如期达成目标,就要采取“全员出动”的方式。显然,强有力地落实《港口国措施协议》和各项渔业管理协议是至关重要的。旨在减少和回收海上遗失渔具的倡议也同样重要。据估计,每年有64万吨左右的遗失渔具作为垃圾进入海洋,约占海洋垃圾总量的十分之一。粮农组织正在积极推动更严格的渔具标记规则,行业参与者认为这些规则将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同时有助于回收渔网及其他渔具,以免这些因遗失或遗弃入海的渔具不断缠结鱼类。

国际合作

粮农组织参与执行旨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多个方案。与挪威政府合作开展的“南森方案”就是其中之一。在过去40年中,由挪威政府资助、在联合国旗帜下运作的渔船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活动,帮助我们大大加深了对于水下生态系统和世界上(尤其是非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许多人赖以生存的渔业的了解。通过该方案,我们得以改进在海洋观测方面极为有限的研究和活动,并且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和污染等其他外部因素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这对于增强发展中国家生态系统和沿海社区的复原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小规模渔业方面。

惠及渔民

未来,我们必须确保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会造福那些最依赖海洋的人们: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和小规模个体渔户,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个体渔户。这些国家和社区缺乏独立进行必要转型的规模和能力。虽然粮农组织提供帮助和建议,但关键的是,每个人,尤其是能够更好地承担这项任务的人,都应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做出更加雄心勃勃的承诺并加强努力。在内陆水域和公海水域开展负责任的捕捞、拥有充足的知识和促进技术转让,以及使鱼类产品进入全球贸易市场的合作都十分重要。

如今,约有1.2亿人依靠商业性捕捞维持生计,其中近90%的人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和非洲国家)从事小规模渔业。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社区,如果我们不认识到小规模渔业的重要性,他们将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因此,可持续渔业和水产养殖对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14,以及实现目标1和目标2规定的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