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这是一个反思人类基本需求的机会。这个日子也提醒我们,随着世界人口接近80亿,如果我们要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框架内确保粮食安全,粮食系统和我们的饮食行为就必须进行重大的转变。

自2015年以来,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都进展甚微,在减少不平等、缓解气候变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减少废物产生方面甚至出现消极的趋势,阻碍了整个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进展。旨在消除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也不容乐观。

《2019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现在就是未来——科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建立可持续的粮食系统和健康的营养模式”作为可持续转型的关键切入点。1这份由联合国授权的独立科学家小组编写的报告强调,要建立可持续粮食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其他五个转型切入点,即:“实现能源去碳化和普遍获得能源”、“促进可持续的城市和近郊发展”、“发展可持续和正义的经济”、“加强人类福祉和能力”以及“保障全球环境公益物”。2

如果粮食系统转型失败,其他五个切入点的进展也将无法实现,我们将回到原点,原来的问题将卷土重来。同样,只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未能实现,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目标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具体而言,全球粮食系统的转型必须能够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目标2),也必须同时能够解决水短缺问题(目标6)、减轻气候影响(目标13)、保护水下和陆地生物(目标14和15)。

技术创新是建立可持续粮食系统的先决条件,但单靠技术无法实现预期的转型。

可喜的是,如果所有社会行动者,包括公共部门、企业、社区和研究人员,大力支持采取系统化的行动,全面转型是有可能实现的,地球也有能力养活我们的后代。如今,我们应努力使全球各地的人们能够更加公平地获得有营养的食品,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并使农产品的营养价值最大化。粮食系统的转型需要考虑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健康等因素,增强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复原力,确保营养食品的供应不会中断。

技术创新是建立可持续粮食系统的先决条件,但单靠技术无法实现预期的转型。我们还需要战略性地利用经济激励措施,采取新的治理形式,以及改变现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需要消费者的配合,也需要食品工业的充分参与,包括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者、零售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参与。

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同时进行。首先,要缓解发达国家的粮食浪费,零售商和餐厅应采取行动,减少和重新利用粮食残余。另一方面,消费者应了解如何购买和制作食品以减少浪费。第二,发展中国家应制定政策、提供全面支持,让人们(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能够享用现有的最营养的食品。第三,饮食结构应发生转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中上层阶级。过多食用肉类不仅造成了环境问题,还导致了我们的健康问题,特别是由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全球范围内有多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因此,提供营养食品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个特定地区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虽然教育、公民行动和同伴支持对饮食的行为转变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涉及粮食系统转型时,食品工业、零售店和餐厅的作用不可忽视。

卢森堡的蔬菜垃圾。发达国家要求零售商和餐馆采取行动,将食品浪费降至最低。2013年3月10日 。

对于世界上的许多人来说,食品选择是有限的。食品的价格,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和水的丧失,使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做出合理的营养选择。因此,政策应发挥重要作用,让人们能够获得健康和可持续的营养。

要建立可持续的粮食系统,需要充分了解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以及适合具体情况的创新解决方案,这些创新方案必须将各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北欧国家正致力于将可持续性方面的考量纳入营养指南,抗击因过度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引起的与炎症相关的疾病。饮食结构的转变有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轻土地使用压力。在巴西贝洛奥里藏特,在市一级开展的跨部门工作推动解决饥饿问题。他们的举措包括补贴食品销售、学校供餐方案和食品市场监管等。在城市,新的生活方式能很快形成,因此有利于粮食系统转型的创新和试验。

儿童早期是能够最有效地获得长期收益的阶段。但一切都要从食用营养食品开始,通过教育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可以增强效果。从孟加拉国到芬兰,世界各地都在开展各种项目,教育儿童可持续地食用健康食品。儿童也可以将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带回家,与他们的父母分享,从而使他们的家人获取有关粮食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进行必要的行为改变。

我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我们共同的未来就在我们手中。如果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完整框架,全球营养不良的人将到达6亿以上,这将使我们的地球不安全、不平等,让人们无法过上可持续和繁荣的生活。

注释

秘书长任命的独立科学家小组,《2019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现在就是未来——科学实现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纽约,2019年),第64、129页.

同上,第38-94页.

《联合国纪事》不是官方记录。 作者所表达的观点以及地图或文章中所涉界限、名称及指名,并不代表被联合国官方认可或接受。